新聞資訊
NEWS在受到暴雨影響的河流區域,部分央企發揮梯級電站防洪效能,為后續救援搶險“搶”出了時間,提供了極大幫助。
中國大唐華銀湘西事業部魚潭、賀龍電站位于暴雨影響嚴重的澧水流域,為協助低洼區群眾轉移,該公司湘西事業部迅速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周密部署防汛工作,全體人員24小時在崗,密切監控水情變化,極限騰庫攔洪,充分發揮梯級電站防洪效能,極大減輕了區域防洪壓力,為群眾轉移搶出時間。
“汛期的集控室,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的眼睛,一刻都不敢離開監視屏幕,要密切關注每一分鐘的水位變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分心,每一次的觀察和判斷的失誤都可能造成防洪設備的損壞,還有可能給下游人民群眾帶來嚴重的生命財產威脅。”中國華能恩施水電大龍潭水電站的集控值班員李雙玲是這輪強降雨期間的集控值班人員,連日來降雨后洶涌而來的洪水,讓她和水電站值班員們的神經時刻緊繃。湖北地區出現汛情后,華能恩施大龍潭水電站沒有絲毫猶豫,堅決執行調度命令,不計企業損失,為下游打撈作業創造了安全、有利的條件。截至目前,在電站的全力協助下,當地政府已成功打撈出大量群眾財產和共有財產,挽回經濟損失約1000萬元。
通信通電,守護電話里的一句平安
“一覺醒來,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會。電力公司抓緊搶修恢復用電,電信公司連夜加班,晚上12點終于可以撥通電話報平安了!感謝所有抗洪救災人員的努力付出!大水已退去,所有人都平安無事!”6月9日暴雨過后,湖南洞口縣羅溪瑤族鄉當地居民發布了一條短視頻,為央企及時恢復通電、通信點贊。
暴雨來襲,通信受阻,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企業通信搶險人員們蹚著雨水,逆行而上。
受湖南暴雨洪水影響,張家界桑植縣城區內澇嚴重,強降雨引發多處山體滑坡、道路受阻、房屋坍塌,通信網絡受到嚴重沖擊。中國電信張家界分公司統籌43支搶修隊、118名技術人員分域攻堅核心故障,成立應急搶險專班。針對道路完全阻斷的芭茅溪村,通信應急保障隊員背負設備徒步挺進泥濘險境,于6月19日18時15分在村委會成功開通首套KA背包基站,迅速恢復搶險指揮部通信命脈。
險情是沖鋒號,網絡是生命線。張家界永定區馬頭溪區域遭受洪水侵襲后,中國移動湖南公司張家界分公司迅速集結4組10余人的專業搶修隊伍,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面對洪水退去后道路泥濘、設備嚴重受損等難題,搶修隊員徒步穿越積水路段,扛著沉重的設備和1.2千米臨時光纜艱難前行。抵達后,他們立即分工協作,展開布防臨時光纜、修復接頭等工作,經過連續奮戰,終于成功完成接頭處理,6月21日上午馬頭溪區域基站全面恢復。
6月14日夜間至15日,廣西玉林出現大范圍暴雨到大暴雨。受暴雨影響,玉林市陸川縣沙坡鎮杉木坑發生山體滑坡,出現泥石流,附近村莊受災。
災情發生后,中國聯通迅速響應,第一時間組建應急通信保障小組,冒雨奔赴災區搶險。通往災區的道路在臺風肆虐下損毀嚴重,崎嶇山路泥濘難行,倒伏樹木橫亙路面,車輛無法通行。搶險人員背起背包基站,攜帶衛星電話,徒手清理擋路樹枝,在半米深的泥坑中艱難跋涉,經過近1.5公里的艱難徒步,于凌晨3點多抵達救援現場。他們快速搭建背包應急基站,為現場救援隊伍提供臨時通信信號。開通免費Wi-Fi,保障救援隊伍間信息實時互通,確保無人機搜救數據穩定傳輸,為救援行動架起了高效的“通信橋梁”。
截至6月14日15時,中國鐵塔累計在廣西相關暴雨影響地區投入搶修人員2232人次、車輛677輛次、油機2029臺次、衛星電話22部,全面做好應急通信保障工作,跨區域調度安排南寧、來賓、柳州、桂林等地市單位做好保障支援準備。
除了兩廣區域,重慶中東部、西北部地區也出現大到暴雨。中國華電萬寶風電場周邊道路發生垮塌,泥沙碎石堆積,損毀嚴重。中國華電重慶區域迅速響應,成立應急小組火速馳援。搶險人員趕赴滑坡現場,踩著濕滑山路、踏著積水,對裸露的光纖進行了臨時加固與保護,用最短時間化解了通信中斷的危機。該公司還全面排查受損路段安全隱患,緊急疏通阻塞排水溝,并搬運大量沙袋構筑臨時擋水坡,全力防范次生災害。
汛情不息,戰斗不止。
“電來了,生活就有希望了?!豹汖埥浇転睦先司o握電力搶修人員的手哽咽道。在暴雨洪災面前,電力是“生命線”,燈光被賦予超越照明的溫度,更詮釋著艱難時刻沖鋒在前的央企擔當。
5月31日,持續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獨龍江鄉4回20千伏供電線路全線損毀,道路橋梁盡數沖斷,我國主要的獨龍族聚居地瞬間淪為“孤島”。南方電網公司第一時間安排635名搶修人員從云南各地星夜集結,397臺發電機、16臺重載無人機、77臺輕型無人機急速調運。搶修隊員們轉身隱入群山,獨龍江記住了那些沾滿泥土卻始終挺拔的背影:路斷了,他們就蹚過去;山崩了,他們就攀過去;有的搶修隊員身背35公斤發電機,有的在陡峭泥濘中每日徒步20余公里……經過不懈努力,6月10日17時39分,隨著獨龍江鄉最北端迪政當村恢復正常電力供應,受災害影響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全面恢復通電。
6月19日8時起,湖南懷化沅陵縣普降暴雨,借母溪鄉、北溶鄉遭遇洪澇災害。借母溪河道深溪流域水位暴漲4.84米,G241國道部分路段被洪水淹沒致交通中斷。國家電網公司借母溪供電所員工瞿道海、楊連兵只能游泳穿越河道布設牽引線,以牽引繩固定運送搶修物資的船只,防止運送過程中船只被洪水沖走。他們不是潛水員,卻一次又一次扎進水中。此次,湘西龍山縣出現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造成龍山縣18.5萬人受災。21日洪水退去后,國家電網湘西供電公司搶修人員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清除淤泥雜物、搶修供水供電基礎設施,齊心協力開展災后重建工作。龍領國際小區是此次縣城受災最嚴重的區域,國家電網湘西供電公司緊急調度3臺應急發電車與大容量應急電源趕赴現場,40多名電力員工爭分奪秒、通宵達旦鋪設臨時電源。經過43個小時的緊急作業,小區已實現全面臨時供電。截至21日19時30分,龍山縣城區已全面恢復供電。
能源保供,做好搶修堅實“后盾”
“我們消防救援車輛沒油了,現在地下車庫洪水倒灌,急需油品開展搶險救援工作!”“收到!馬上安排送油!”
能源保供是搶險救援的堅實“后盾”。6月20日凌晨1時05分,中國石化湖南張家界石油桑植縣公司接到馳援長沙的湖南機動隊伍的求助電話后,第一時間調度配送車,組織黨團突擊隊攜帶油品趕赴受災現場,冒著暴雨為搶險車輛加油,僅用時8分鐘,就完成救援油品補給,為搶險救援爭取了更多寶貴時間。
汛情發生后,中國石油湖南銷售緊急向受災嚴重的常德、湘西地區調運油品7364.1噸,確保災區油品供應穩定。中國中化統籌做好應急值守、安全防護及應急救生物資儲備,開設“綠色加油通道”,優先保障救災車輛及電力、通信、公交、氣象、鮮活農產品物流等重點單位和行業的油品供應。
為保障能源可靠,國家管網集團全力做好防汛各項工作,系統推進防汛措施落實,創新運用無人機巡護技術開展管線巡查,深化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聯防聯控機制。入汛以來(6月1日起),國家管網集團已累計向湖南地區輸送天然氣超2.61億立方米,平均日供氣量1100萬立方米,切實保障湖南地區民生用氣需求。
物資運輸到位,及時送達一線補給
汛情當前,有充足的物資,就有底氣。
6月15日16時30分,一通來自海南電網的緊急電話打破了周末的寧靜——為迎戰超強臺風“蝴蝶”,需加急生產一基搶險塔,并要求務必于18日發貨!
災情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責任!中國電氣裝備所屬浙江盛達黨委迅速吹響抗臺保電“集結號”,從6月15日23:40圖紙下發、材料就緒,到6月18日11:10搶險塔材完成裝車發往海南搶險一線,中國電氣裝備以不到72小時的“盛達速度”,生動詮釋了對海南電網承諾的高效履約。
6月22日,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公司所屬石門公司主動支援“三峽牌”水泥產品助力災后重建,首批滿載35噸PC·42.5級水泥的運輸車輛已抵達張家界市慈利縣零溪鎮,后續預計仍有85噸水泥分批次運抵慈利縣用于恢復重建被洪水沖垮的道路、橋梁、堤壩等。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多家央企奔走在民生物資保障一線。
廣東肇慶市懷集縣受災后,城區內淤泥大面積堆積,道路及下水道被雜物嚴重阻塞。中交集團四航局肇慶項目迅速組織志愿服務隊,調配2臺鏟車,同時籌措首批200箱飲用水、方便食品等應急物資,連夜趕赴受災區域。志愿者們連續作業10余小時,全力開展清淤疏堵工作,同步為受災居民發放應急物資,協助當地工作人員搭建“生活補給線”。
湖南張家界桑植縣遭受特大暴雨后,多處道路塌方、房屋倒塌,物資運輸不便,當地急需安全的飲用水。獲悉災情后,華潤集團迅速啟動“救災公益快速響應機制”,聯合當地經銷商火速調配24000瓶怡寶純凈水用于賑災。6月21日上午,華潤飲料員工志愿者將賑災用水全部送抵汪家坪社區,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和救援隊伍的安全飲水需求,助力災后重建工作。
新聞鏈接:http://epaper.zqcn.com.cn/content/2025-07/01/content_59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