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皖西大別山深處,一條承載區域發展使命的交通動脈正以創新之姿破山前行。作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安徽省“五縱十橫”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猶如鋼鐵巨龍蜿蜒于崇山峻嶺之間,數千名建設者櫛風沐雨,在科技引擎驅動下,全力沖刺通車目標。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是六安聯系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合肥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和中原腹地的戰略骨干通道,全長170.5公里,其中二標段長103.69公里,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6米,橋隧比42.29%,包括96座橋梁和7條隧道。
面對工期緊張、地形復雜等多重挑戰,項目建設團隊在皖西群山間展開了一場智慧基建的立體“攻堅戰”。“我們積極打造智慧梁場、智慧隧道、智慧拌合站、智慧實驗室等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全面提高項目工作效率和標準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標段項目負責人劉波介紹。
科技筑基 拔節生長
作為項目控制性工程,鮮花湖特大橋以1042米長度、220米主跨、104.8米主塔,刷新了六安橋梁建設的新高度。鮮花湖特大橋為斜拉橋,處于峻峭溝谷,主塔為異形景觀設計,具有線形控制難度大、高空及交叉作業等特點。項目團隊創新采用硬質巖層樁基成孔施工、主橋墩塔液壓爬模施工、0號塊托架法施工、主梁掛籃法懸澆施工、斜拉索施工等技術,加快施工進度,實現橋梁“拔節生長”。
項目團隊將人工挖孔與水磨鉆技術融合,解決旋挖鉆機、沖擊鉆機在硬巖地層成孔難、工效低的難題;通過BIM+GIS技術實景建模,制作模擬動畫,提前30天預演主塔爬模施工,有效統籌進度與安全、質量、環保管控;主墩、主塔采用4.5米節段懸臂模板,并在塔柱合并段進行改進,統籌模板利用,有效節約施工成本;運用可視化和仿真系統對鮮花湖特大橋懸臂現澆節段的鋼筋、預應力、預埋件模型進行分析檢測,實現鋼筋地面分段綁扎,吊裝至模板后進行整體拼接,大幅度提高掛籃施工的效率。目前,鮮花湖特大橋懸臂現澆10天一倉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洞見智慧 精準管理
在大別山特長隧道內,高清攝像機、氣體檢測儀、人臉識別機、移動式定位芯片等智能設備如同隧道的“眼睛”與“神經”,實時感知、傳輸、分析著隧道內的每一個細微變化,保障施工安全與質量。
作為全線最長隧道,大別山特長隧道為雙向分離式特長隧道,左線4312.79米,右線4324.04米,隧道先后2次穿越斷裂帶,最大埋深約300米。項目團隊引入三維激光點云處理分析系統和機械化集群作業模式,開挖支護臺車、液壓仰拱棧橋、智能數字化襯砌臺車、隧道濕噴機械等先進設備在隧道內大顯身手,不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更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目前,大別山特長隧道Ⅲ級圍巖月進尺已突破至200米以上。
大別山隧道智慧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隧道內的各項運行數據躍然眼前,工程師們輕點鼠標,即可對隧道內外進行精準調控,將感知、通信、監測等功能融為一體,實現各類數據自動歸集、分析,從而對隧道施工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有效提升調度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避免工期延誤。
智慧梁場 質效雙升
“可移動式臺座智慧梁場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將8至10天的傳統制梁周期縮短至4天,效率提升50%至60%。”劉波說。和襄高速公路二標段需生產預制梁9690片,項目團隊為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工程質量、降低建造成本、改善作業環境,引入智能化設備和技術搭建智慧梁場系統。
與傳統梁場不同,智慧梁場3條流水生產線包括鋼筋綁扎區、內模脫模及小車橫移區、澆筑振搗及芯模拆裝區、蒸汽養生區、自然養護區、張拉壓漿提梁及小車橫移回程區、成品梁存放區7個功能區,通過移動臺座實現走行、定位、調平、抬升、平移等工序的自動化控制和數字化、智慧化的生產流程,月產預制梁約90片,承擔南山特大橋、青山特大橋、十里溪大橋等橋梁箱梁的預制工作,預計節約制梁工期112天。
“智慧梁場不僅使箱梁的外觀和質量得到優化,蒸汽養護房恒溫恒濕的養護方式更大幅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了對預制梁生產、存放、運輸、架設的全過程管控。”劉波說。
目前,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標段正以勞動競賽為契機,搶抓有利天氣,細化分解計劃,沖刺通車目標。除智慧隧道、智慧梁場等數字化管理平臺外,項目鋼筋加工廠通過機器視覺技術與BIM下料數據聯動,成功將鋼筋損耗率從傳統工藝的4.2%降低至2.5%;通過與高校合作,將路基、隧道開挖的安山巖性質石料替代瀝青路面層常用的石灰巖材料,減少石方棄渣,節約土地資源;推進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實現主動式安全預警、伴隨式信息服務、準全天候安全通行、可視化智能管控等智慧高速的運營及管理要求。
作為安徽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的重點項目和中國能建標桿工程,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項目正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綠色低碳、數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轉型”。數千名葛洲壩建設者,是筑路者,更是筑夢人,他們以“智慧建造、品質履約”為理念,匠心打造惠民利民的民生精品工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百年品質工程、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示范工程,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